1. 首页 > 工作总结

招商专员的成果展示:如何在总结中突出项目引进的含金量

**《招商总结“反套路”指南:如何把流水账写成“挖金矿”的故事》**

**一、先来对号入座:你的总结是不是也得了“PPT综合征”?**

咱们这行最怕什么?不是客户放鸽子,而是熬通宵写的招商总结被领导扫一眼就丢回来:“数据堆得挺全,但……所以呢?”
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看到某同事的总结写“引进某智能制造企业,投资额3亿元,预计带动就业200人”。领导当场反问:“隔壁市同类型项目投资5亿,你怎么证明我们更值?”——这就是典型的**无效总结**:光有骨架没血肉,数字像躺在殡仪馆的GDP,冷冰冰不会说话。

**说句实话**:招商人的价值不在“签了多少”,而在“为什么是你签成的”。

---

**二、含金量三要素:给数据装上“高倍显微镜”**

**1. 行业卡位价值:画地图比报坐标重要**

案例:我去年引进的半导体封装项目,总结里没写“填补省内空白”这种废话,而是甩了张手绘产业链图:

- 上游(晶圆制造):本省缺口90%靠进口 → **红字标出**

- 下游(智能终端):本地有小米代工厂 → **绿字标出**

- 我们的项目卡在中间,用虚线连成闭环 → **领导当场拍板给政策加码**

**野路子**:学会用客户的原话当“证据”。比如“对方CTO考察时说:‘你们开发区电压稳定性比XX市强’”——这话比“电力配套完善”有杀伤力十倍。

**2. 隐性杠杆效应:招商人得会“算命”**

冷链物流项目落地时,我在总结里加了段:

> “据观察,周边草莓合作社已开始采购包装机(附照片),预计电商订单量将提升30%。另,该企业冷库可共享给生鲜跨境电商试用(已初步沟通)。”

**关键**:别等效应发生,要**提前给领导种心锚**。就像相亲时说“我虽然现在工资不高,但考了CFA”——懂的都懂。

**3. 人脉沉淀价值:埋钩子才有续集**

最烦写“建立良好关系”,不如直接扔炸弹:

> “项目方CEO饭局透露:其校友任某光伏协会秘书长,愿为我区牵线(附合照)。”

**我的踩坑史**:曾有个项目黄了,但我在总结里写了句“对方推荐了替代供应商名单”,三个月后居然真用上了——领导从此默认我的总结要细读。

---

**三、数据讲故事:把5亿元拆成“连续剧”**

**烂剧本**:“A项目投资额5亿元,占地100亩。”

**神改编**:

1. **对比杀**:“相当于我区过去3年装备制造业引资总额(附折线图)”;

2. **谈判杀**:“对方原计划投资3亿,因我区提前协调海关特殊通道(具体条款),追加2亿”;

3. **未来杀**:“按亩均税收测算,5年后年贡献将超过现规上企业第8名(标红排名)”。

**说句实话**:数字自己不会叫卖,你得给它配个喇叭。

---

**四、我的私房心法:越“不专业”越有效**

1. **保留瑕疵**:有次我故意写“因土地清表延迟,签约推迟2周——但客户赞赏我方‘问题响应速度超过长三角’”(附邮件截图);

2. **用比喻捅破窗户纸**:招商总结得像相亲简历,光写“身高体重”没用,得证明你能过日子。比如“该企业为员工预订了本地幼儿园学位”,比“配套完善”生动一百倍;

3. **情绪颗粒度**:最烦那种把“营商环境优化”写十遍的,你倒是说说哪项政策真用上了啊?我写:“客户原话:‘你们周五晚上还能约到局长面谈,深圳都做不到’。”

---

**五、下次动笔前,先问这三个问题**

1. 如果删掉所有数字,这篇总结还剩多少干货?

2. 客户会不会把这段话转给他们老板看?

3. 五年后回头看,这个项目最值得吹的到底是啥?

(突然暴躁)**最后吐槽**:你们遇过最奇葩的总结要求是什么?我的是领导让预测项目十年后的GDP贡献…我当场回怼:“要不顺便算算老板十年后头发还剩多少?”

(收个尾)**记住**:好总结不是写出来的,是**挖**出来的——你得像个侦探,从合同条款、饭局醉话、甚至客户朋友圈里找金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