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工作总结**
灯光下,一摞摞试卷堆成小山,学生的眉头锁得比参考书还紧。这场景,是否让你想起那些被焦虑啃噬的夜晚?我们常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可谁曾低头看看桥下那些摇摇欲坠的心灵?
这一年,我们像园丁修剪枝叶般梳理学生的情绪。有人双手发抖,连笔都握不住;有人夜不能寐,梦里全是错题的红叉。焦虑像影子,阳光越烈,它越深。可影子真的无法驱散吗?未必。我们试着把“必须考上”的巨石,拆解成“今天只做一道题”的碎石子。压力不会消失,但能让人喘口气。
谈话室里,一个女生反复揉搓衣角:“万一考砸了,我的人生就完了。”她的话像一块冰,砸在所有人心上。可人生真是单行道吗?我们用数据说话:那些所谓“失败者”,十年后有人成了烘焙师,有人开民宿,指尖沾着面粉或泥土的笑容,比分数更鲜活。高考很重要,但它不是丈量生命的唯一尺子——这话,说了多少遍才有人信?
方法总比困局多。呼吸训练像给大脑按下暂停键,冥想则像在喧嚣中挖一口深井。有个男生起初嗤之以鼻:“念咒语能加分?”可当他第三次练习后,发现手心的汗少了。你看,身体永远比嘴巴诚实。
团体辅导时,我们玩了个游戏:把焦虑写在气球上,再一齐踩爆。噼啪声里,有人笑着流泪。原来痛苦被说出口的瞬间,就已轻了一半。这世上哪有绝对坚强的人?不过是学会把脆弱摊开来晒晒。
临考前,教室后墙贴满便签:“数学题解不出时,记得你还会弹吉他”“排名是冷的,你妈熬的汤是热的”。这些句子像萤火虫,亮不了整片夜,但足够照亮下一步。
回头看,心理辅导不是魔法杖,不能点石成金。它更像是在荆棘丛里铺一层细沙——走上去依然疼,却不会再鲜血淋漓。当最后一场考试铃响,有个学生回头说:“老师,我手没抖。”你看,这就是答案。
教育的终点从来不是分数,而是让人在风暴眼里,找到自己的锚。我们播种理性,收获的是比高分更珍贵的东西:一群年轻人终于相信,人生辽阔,高考不过是其中一片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