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像散落的金粉,洒在教室的玩具架上。周一该从哪儿开始?或许该像园丁修剪枝丫那样,先理清本周的脉络。
晨间签到永远藏着惊喜——有的孩子举着掉落的乳牙献宝,有的拽着你的衣角讲述周末的恐龙历险。这十分钟哪是点名?分明是走进三十个迷你宇宙的钥匙。趁着他们用七巧板拼出“外星飞船”时,你快速勾选本周重点:周三家长开放日课件要调试,周四体能课的呼啦圈得提前消毒。
周二的主题活动像调色盘。讲《彩虹鱼》故事时,要不要让孩子们用锡纸片贴出鳞片?手指画颜料会弄脏围裙,可那些沾满紫色小手掌的“艺术品”,不正是童年最生动的注脚?午休后得核对接种证明,抽屉里待整理的档案袋正眼巴巴望着你。
周三是与时间赛跑的日子。家长们的目光像聚光灯,你展示区角活动的样子,仿佛在解开魔术师的礼盒。为什么小红突然不肯分享积木?或许该在反馈表里悄悄记一笔。傍晚检查植物角,多肉盆底的水渍提醒你:该教“小园丁”们用滴管了。
周四周五像两片拼图。体能课上的彩虹伞掀起笑声海浪,可小宇的平衡木恐惧怎么破?不如让他在沙池先当“桥梁设计师”。离园前的整理环节总像按下慢放键——有人把蜡笔当火箭插进笔筒,有人坚持要把“歪脖子”橡皮树摆正。
周五下午的教研会,你分享的“情绪温度计”妙招被记了满页。回教室发现窗台蜗牛盒空了,孩子们用黏土捏的替代品旁贴着歪扭字条:“它去找妈妈了”。突然觉得,这一周的待办清单、观察记录,不也是用耐心捏成的另一只蜗牛?
月光爬上滑梯时,你划掉计划表最后一项。下周的空白表格静静躺着,像块等待播种的田。那些打勾的方框里,真的只装着完成的任务吗?或许更藏着三十颗星星成长的轨迹——忽明忽暗,却永远朝着银河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