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安全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既要织得牢,更要收得紧。孩子奔跑的笑声背后,藏着多少双眼睛在守护?
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旗杆,值班教师已站在校门口。体温枪是第一道关卡,锈迹斑斑的金属探测仪早该换了——安全隐患往往藏在细节里。课间十分钟不再是放羊时间,走廊转角新增的广角镜让追逐打闹无处遁形,难道不是比一百句"不许跑"更管用?
消防演练不能只停留在计划表上。当刺耳的警报突然撕裂课堂,孩子们弯腰捂鼻的姿势是否足够熟练?每月一次的逃生训练,要让每个孩子记住最短路径,就像记住自己回家的路。那些总被杂物堵住的安全出口,是否该贴上醒目的荧光标识?
食堂的油烟管道半年没清理了,堆积的油垢像定时炸弹。食材留样冰箱的锁真的锁住了吗?或许该学学医院药房的双人核查制度。食品安全从来不是小事,一粒发霉的花生都可能引发风暴。
暴雨天校门口的积水漫过脚踝,电工房的备用发电机却迟迟没检修。自然灾害来临时,我们拿什么保护躲在教室里的孩子?防震减灾物资箱里的饼干,保质期是不是该重新核对?
放学时段的校门外永远拥挤。那些自称"叔叔阿姨"的陌生人,真的都经过备案吗?家校联络群里的安全接龙,别让它沦为形式。保安室的监控屏幕再大,也抵不过家长牵着孩子手的温度。
突发事件像一场突然降临的考试。当真的发生踩踏事故,教师们的对讲机频道会不会乱成一团?应急预案不能锁在档案柜里,每个教职工都要像熟悉课文一样熟悉处置流程。医务室的担架是否展开过?过期消毒液早该扔了。
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,而是流淌在校园每个角落的血液。铃声响起的瞬间,我们是否做好了所有准备?孩子的安全,从来都是最不能赌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