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工作总结

体育老师的年终答卷:如何证明体育课不只是"放羊"那么简单

**“如果体育课只是放羊,为什么学生骨折第一个喊的是我?”**

上周四,数学老师老张抱着教案路过操场,冲我乐:“又放羊呢?”我数了三个深呼吸才把“放你大爷”咽回去。最气人的是,他身后跟着的教务处主任居然点头笑了。

我们校长是个东北人,一急就飚方言:“整啥玩意儿呢!体育组月度考核又垫底!”我倒是想反驳——您先把被月考占用的课时还给我啊?但这话只能和操场边的梧桐树说。体育组都知道“第三节课魔咒”,一到点,篮球场准被英语听力考试征用。

**1. 那个躲在跳绳阴影里的女孩**

直到遇见小林。第一次体能测试,这姑娘缩在器材室门口,校服袖子长得盖住手掌。她甩绳的姿势像在赶苍蝇,第三次手腕发抖时,绳套卡住了刘海。“停吗?”我问。她摇头的样子让我想起被雨淋透的麻雀。

后来才知道,她语文月考连续三次交白卷。班主任的原话是:“这孩子连举手都怕消耗卡路里。”但跳绳比赛前一周,我撞见她放学后偷偷练双摇。塑胶场地上全是汗滴的深色圆点,她摔了七次,第八次终于连贯得像齿轮咬合。

三个月后语文老师跑来告状:“小林居然主动举手答题了!就是老晃腿——跟跳绳似的。”废话,大脑海马体被运动激活后,记忆提取速度能快20%,这道理我跟谁说去?

**2. 神经科学和仓库咖啡**

有个冷知识:连续运动15分钟,前额叶皮层活跃度提升的幅度,相当于背30个单词。可惜体育组办公室的咖啡机常年堆在跳高垫后面,每次泡咖啡都喝出一股海绵味儿。

最讽刺的是教师运动会。那帮文综组的一跑完800米就瘫在草地上哀嚎,我端着速效救心丸挨个发:“现在知道我们体育课教的是保命技能了吧?”

**3. 那些真正的“放羊时刻”**

当然也有露怯的时候。上周暴雨,器材室漏水,45个学生挤在教室看《灌篮高手》。播到三井寿说“教练我想打篮球”时,后排传来啜泣声。我捏着湿透的考勤表突然心虚——今天确实在混课时。

但能怎么办?全校就两台跳绳测试仪,其中一台被教务处借去当羽毛球网柱用了。有时候看着学生用鞋带绑住松垮的裤腰跑步,我都想骂街:狗屁的副科论,连系鞋带都是我们教的!

**未解的结**

为什么体能测试达标的孩子,50米跑得飞快,却不会系死结?为什么芭蕾舞和艺术体操的评分标准在我眼里都是“转圈加劈叉”?

昨天教务会上,英语老师偷偷拽我袖子:“那个双摇跳绳…能再教教我女儿吗?她说体育课比钢琴课有意思。”

操场西边的梧桐叶扑簌簌响。我拧开保温杯,喝到一口带着跳高垫味道的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