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工作总结

乡村支教老师手记:用爱心点亮山区孩子的求学路

### 初入大山:那些未曾预料的震撼

其实,当我第一次听到要去山区支教的时候,心里满是期待和一点点紧张。那时候,对山区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里的画面:连绵的青山,简陋的校舍,还有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。嗯...真正踏上那条通往山区的路,我才意识到,现实比想象要复杂得多。

话说,那天的天气不太好,雾蒙蒙的,山路崎岖蜿蜒,车子一路颠簸,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。到达小学的时候,已经是下午了,远远就看到一群孩子站在校门口,眼睛亮亮的,带着好奇和羞怯。说实话,看到他们的第一眼,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。这些孩子,他们的世界如此简单,简单到只是希望有一个老师能给他们上课,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学校的环境比我预想的还要艰苦。教室是几间破旧的平房,桌椅歪歪扭扭,黑板上的粉笔字模糊不清。没有电,没有网络,甚至连一本像样的课外书都没有。面对这一切,我心里有些打鼓: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?我又能坚持多久?

### 教学中的挑战与突破

刚开始上课的时候,我很快就发现,教学的难度远超我的预期。孩子们的基础很差,有的孩子甚至连拼音都不太会。而且,因为资源匮乏,很多教学工具和材料都严重不足。说实话,有那么几天,我真的有些泄气,觉得自己可能没办法胜任这份工作。

但是,每当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,我就告诉自己,不能放弃。于是,我开始尝试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。没有课外书,我就自己编故事,把知识点融入到故事里;没有教具,我就地取材,用树枝、石头来做算术。渐渐地,我发现孩子们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兴趣,他们的进步虽然缓慢,但却是实实在在的。

记得有一次,我教他们认识颜色。城里孩子可能一节课就能学会,而他们却需要一周甚至更久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,我把他们带到田野里,让他们观察大自然中的颜色。那天,孩子们兴奋地指着各种植物和花朵,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和颜色。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,我突然明白,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花。

### 爱的力量:改变从这里开始

在支教的日子里,有两个孩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。一个是小梅,她是个特别内向的小女孩,平时总是低着头,不爱说话。刚开始上课的时候,她总是坐在最后一排,几乎不参与任何活动。通过观察,我发现她其实很聪明,只是因为家庭原因,有些自卑。

于是,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她,给她更多的鼓励和表扬。课后,我会单独给她补课,陪她聊天,听她说心里话。渐渐地,小梅变得开朗起来,课堂上也开始主动发言。有一次,她悄悄地塞给我一张小纸条,上面写着:“老师,谢谢你让我变得自信。”那一刻,我的心里暖暖的,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
另一个孩子叫小强,他是个特别调皮的男孩,经常在课堂上捣乱。刚开始,我也有些头疼,不知道该怎么管教他。后来,通过家访,我了解到小强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缺少父母的关爱。于是,我决定从情感入手,给他更多的关心和爱护。

慢慢地,小强开始有了变化,课堂上不再捣乱,作业也能按时完成。有一次,他突然对我说:“老师,你是我见过最好的老师。”那一刻,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。我明白,改变一个孩子,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,更是爱和耐心。

### 个人成长与感悟

三年的支教生活,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是塑造人格,点燃希望。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,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,对未来的憧憬。他们的纯真和善良,深深地打动了我。

支教的日子虽然艰苦,但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成长。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,如何用爱心和耐心去改变一个孩子,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快乐和满足。这段经历,不仅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,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。

坦白说,支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它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,甚至要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。但是,当你看到孩子们因为你的努力而发生改变,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。

未来,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支教的队伍中来,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,去点亮更多孩子的求学路。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,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支教的日子虽然结束了,但我的心永远留在了那片大山里。那些孩子们的笑脸,那些纯真的眼神,将永远激励着我,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