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工作总结

温情服务暖人心:计生工作从管理到服务的华丽转身

春风吹过老墙上的宣传标语,新漆覆盖的"计生"二字旁,悄然绽放出一簇蒲公英。谁能想到,曾经冷冰冰的台账表格,如今化作孕妇学校里的欢声笑语?那些躲着计生干部走的育龄群众,现在竟会主动敲开办公室的门讨教育儿经。

曾经的入户登记总伴着紧张气氛,钢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像在计数。而今推开社区服务中心的玻璃门,迎面是恒温的婴儿护理台,消毒奶瓶在紫外线灯下泛着柔光。工作人员指甲修剪得圆润,腕间不再挂着叮当作响的钥匙串,取而代之的是扫码枪上系着的毛线平安结。这难道不是最生动的时代注脚?

有个细节耐人寻味。去年冬天流感肆虐时,药箱里除了体温计和口罩,竟多了几罐手工腌制的蜂蜜柚子茶。玻璃罐上贴着的便签还沾着灶台的热气:"王姐,听说您咳嗽。"这样的温度,让随访包变成了百宝箱。电子台账里跳动的数据,此刻化作产妇家中那盏特意调暗的护眼灯。

转型岂止在服务形式?当独生子女父母捧着失独抚慰金颤抖时,有人默默握住了他们青筋凸起的手。生育登记窗口的磨砂玻璃换成全景落地窗,阳光把办事指南上的铅字晒成了暖橙色。那些曾被视作管理对象的人们,现在会抱着新生儿来办公室分发红鸡蛋。

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处总摆着润喉糖,来自四川的务工小妹说,这糖甜得让她想起老家赶集时买的麦芽糖。我们忽然明白,真正的转变不在服务手册第几条第几款,而在群众接过材料时,是否闻到了工作人员衣襟上淡淡的洗衣液清香。

深夜值班室的灯光依然亮着,只是保温杯里泡的不再是提神的浓茶。窗台上多肉植物蓬勃生长,嫩芽探向贴着疫苗接种时间表的公示栏。这株植物或许记得,去年有个新手妈妈在这里哭过,而给她递纸巾的那只手,三年前还握着罚款收据本。改变从来不是魔术师的响指,而是土壤里持续发酵的养分。当服务有了体温,制度便有了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