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为什么说5月决定8月生死?**
去年夏天,我隔壁那家开了五年的老馆子突然关门了。老板蹲在门口抽烟,跟我说:“早知道5月就该把冰柜换了。”结果8月最热那周,制冷系统崩了,库存全废,直接赔掉半年利润。你看,旺季赚钱?呵,都是拿命换的。
**人不够?可能你人太多了**
先说用工。去年我犯了个蠢事——怕忙不过来,一口气招了8个兼职。结果呢?增加2名兼职后翻台率反而下降15%。为啥?新人堵在传菜口问“桌号在哪”,老员工还得停下活教他们“吊汤”(就是熬高汤,我们的招牌底料)。最离谱的是,有个学徒手一抖,打翻一锅价值2000块的老汤,还得腾出两个人收拾现场。
现在我的策略是“弹性排班”:固定班底+3个“万能替补”。这些替补可不是随便找的,得是隔壁奶茶店冬天歇业的小妹,或者大学生暑假工——他们至少会用POS机。说到这个——突然想起个事,5月反而该缩短营业时间做员工培训。对,少赚两天钱,但教会他们“高峰期怎么用三句话安抚等位客人”,比8月手忙脚乱强十倍。
**冰箱比厨师更重要**
那些所谓专家肯定没亲自端过盘子。大夏天后厨温度50℃,食材放歪半小时就馊。我们试过凌晨4点去批发市场抢货,结果第二车西瓜拉到店里已经软了。后来和本地农场签“晨采直送”协议:每天5点摘,6点送,价格贵20%,但损耗率从30%降到5%。
MD,去年这时候我差点崩溃。7月连续高温,全城冰厂爆单。我们临时加价都买不到冰块,冷饮全停售——你知道少卖一杯冰啤酒损失多少吗?毛利率75%啊!所以5月就得去冰厂签合同,押金多付点都行,让他们给你留个“死亡备用档位”(就是极端情况下的保供额度)。
**让排队的人心甘情愿掏钱**
客流高峰时最魔幻:门口排长队,里面空两桌——因为服务员没来得及翻台。我们试过三种方法:发号码牌、搞等位打折、甚至请人弹吉他。最后发现免费冰镇柠檬水最有效,成本每杯3毛,等位流失率直接砍半。
外卖和堂食的平衡更是个坑。去年某天接了60单外卖,后厨锅铲都抡出火星子了,结果堂食客人等不及走掉一半,外卖还因为超时被刷了十几条差评。算笔账:一单外卖赚8块,一桌堂食至少赚150。现在我的规矩是,周末晚市直接关外卖平台,门口挂个“今日主厨推荐”手写牌——那些排队的人看见“限量”俩字,掏钱速度能快一倍。
**旺季过后你还想开门吗?**
8月底我总得去看次中医,连大夫都认识我了:“又是肝火旺?”这行最苦的不是累,是透支。去年有个服务员连着加班晕在后厨,医药费比旺季奖金还高。现在我会在6月淡季时强制轮休,哪怕少开一天店。
热。累。但还得笑。那些5月偷懒的同行,8月基本都在贴转让告示。所以啊,现在就去检查冰柜,给农场老王打电话,把排班表重画一遍——别等夏天火烧眉毛了才哭。